■急救專職擔架化療副作用員24小時免費為市民提供急救搬抬服務。本報記者 郄磊 攝電梯寬1.3米到1.8米
  擔架長至少1宿霧.8米以上
  今後,凡是撥打120尋求急救幫助的市民,都能享受到免費的院前急救搬抬服務了!昨天,省會院前急救擔架員上崗啟動儀式在市急救中心舉行。這標志著石家莊市成為全國首個由政府全額出資,為市區所有院前急救站點配usb備專職擔架員,向市民免費提供院前急救搬抬服務的城市。
  記者瞭解到,此前兩個月,“院前急救擔架員”已進行了試崗,讓他們最為苦惱的是,“袖珍電梯”或“小肚子電梯”目前已經成高層急救的“攔路虎”。律師呼籲,電梯的大小不是一件小事情,是人命關天的大事,希望能夠引起有蒸烤箱關部門的註意!
  發佈
  石市首批“院前急救擔架員裝潢”昨上崗
  “隨著省會人口規模不斷擴大和高層住宅老舊小區的增多,院前急救患者搬抬問題日益突出。”據市急救中心主任許尊貴介紹,目前石市急救車乘組由三人構成:分別是醫生、護士和司機。其中,司機需要調整車輛等待患者,隨車醫護人員又多為女性,難以承擔搬運病人的要求。如果趕上患者家中無人,或是患者過於肥胖,病人搬抬就成了一大難題,由此很容易造成病情延誤。
  為儘快解決患者的這一需求,市委、市政府高度重視,市衛生局多次調查研討,探究解決方法。在衛生、財政等相關部門的共同努力下,今年9月,石市正式建立院前急救擔架員財政專項經費保障機制,市財政安排專項資金399萬元用於第一年度擔架員費用支出,以勞務派遣的形式組建專業的院前急救擔架員隊伍,配備到市區23個院前急救站點,向廣大市民24小時提供免費院前急救搬抬服務。
  晚報提醒公眾:對於搬抬服務不到位的“院前急救擔架員”,可撥打電話66610100進行投訴。
  實錄
  “看到十幾層的高樓,心裡就發怵”
  28歲的郝振海是首批上崗的“院前急救擔架員”,在兩個月的試崗工作中,讓他最為苦惱的事情莫過於居民住宅樓的“袖珍電梯”了。“日常出診中,我們經常遇到這樣的苦惱事兒,我們一部擔架的長度最小是1.8米,大點的在2米—2.2米之間,一部電梯的長度至少要在2米左右才能容下擔架和擔架員,但是許多高層住宅的電梯長度不夠,擔架根本不能正常放進電梯里,為此我們只能從高樓上一層一層往下抬。”郝振海說,每每看到十幾層甚至二十幾層的高樓,他們都會不約而同地從心底裡發怵。
  心臟病、高血壓等危重病人急救時不能使用背、架或輪椅,必須使用擔架讓患者平躺。擔架上不了電梯,急救人員只能就地進行搶救,或者靠人工將病人抬下來,有時候他們只能眼巴巴地看著病人錯過最佳的搶救時機。郝振海掰著指頭給記者算了一筆賬:“我所負責的急救車平均每天都要出診15次左右,其中近50%的搶救對象是居住在高層的病人,可是這些高層建築大多沒有配置能容納擔架的電梯。急救就是跟死神賽跑,以心跳驟停病人為例,心跳停止1分鐘之內及時進行心臟按壓,有90%的病人可以複蘇;超過4分鐘,情況急轉直下;超過6分鐘,複蘇的希望會很小,活過來只怕會變成植物人;超過10分鐘,就有可能危及病人的生命。”
  郝振海呼籲說,隨著社會老齡化加劇,人們對急救的需求日益增多,有關部門和開發商在設計時應充分考慮百姓的切身利益,確保每棟樓都能配置可容納擔架的“救命電梯”,下一個悲劇也許就能避免。
  實驗
  擔架一米八長
  大多電梯“拒之門外”
  昨天下午,記者攜帶尺子相繼走訪了位於和平西路、青園街、廣安大街、建設大街上的六所居民住宅樓,結果發現所丈量的11部電梯長度大都在1.3米到1.8米之間。石市急救中心急救擔架長度至少是1.8米,這樣看來電梯將救護擔架“拒之門外”是必然的。
  顯然,居民住宅樓的電梯大小已經影響到了醫療救護。那麼,開發商為什麼在建房當初不設置空間相對較大的電梯呢?一家維護電梯質量的企業負責人向記者透露了其中的詳情:“一般情況下,電梯的大小決定了其價格,同品牌的電梯,容量越大,噸位越高,其價格也自然越貴,這就成了建築商在安裝電梯時不得不考慮的成本因素了。”
  那麼,有沒有硬性的相關法律對此予以約束呢?記者查閱了一下國家《住宅設計規範》中要求:十二層及以上的高層住宅,每棟樓設置電梯不應少於兩台,其中宜配置一臺可容納擔架的電梯。可見配置“可容納擔架的電梯”不是硬性的規定,所以相關部門在驗收時也不能硬性規定,無法強加約束。
  律師翟志龍認為,電梯的大小不應由開發商獨立決定,政府部門應該設置門檻,在保證安全運行、保證乘坐方便的前提下,還要考慮到它是一個重要的通道,這個通道應該是及時輓救生命的“綠色通道”。
  特別
  提醒
  警惕心腦血管病的
  “魔鬼時間”和低齡化
  秋冬季最易出現的心腦血管疾病是心衰、心肌梗塞、腦出血、腦梗塞、猝死等常見病和多發病。就郝師傅等擔架員的出診情況來看,一般情況下,在每天的6時—10時,下午的3時—4時,人體的血壓會偏高。在醫學上,每天的6時—12時是心腦血管病的“魔鬼時間”。有研究顯示,心腦血管疾病多在深夜和凌晨發作,而心肌梗塞、心源性猝死和中風的發病率以清晨為高。
  就目前而言,最易出現心腦血管病的是那些患有高血壓、冠心病、糖尿病的老年人群體,因為這些老年人抵抗力低。但從最近一段時間的出診記錄來看,發病年齡有所提前,一些心臟病的發病年齡提前到了30多歲,腦血管病的年齡很多都在40歲左右。最主要的原因是這些人生活飲食不規律,緊張勞累、身體較胖,再加上有原發疾病的沒有在意且不規律服藥,進而造成了心腦血管病的發生。
  為使患者得到最及時的救治,擔架員特別提醒公眾在撥打120急救電話時應註意:
  1、撥打120電話時,切勿驚慌,保持鎮靜,講話清晰,簡練易懂。
  2、呼救者必須說清病人的癥狀或傷情。
  3、要交代清楚患者居住區或是事故發生的具體地點,指明附近的明顯標誌物,留下通暢的聯繫電話以及病人的姓名等。
  4、等救護車時不要把病人提前攙扶或抬出來,以免影響病人的救治。應儘量提前接救護車,見到救護車時主動揮手示意接應。
  5、不要騷擾和報假警,以免浪費寶貴的公共急救醫療資源,進而使其他真正需要急救的患者錯失救護的最佳時間。
  □本報首席記者 王鳳偉  (原標題:首批免費擔架員啥事兒最頭疼:擔架1.8米多數電梯進不去啊!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wf82wfaoup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